一、共商对策--地面遭受邻区清运车污染怎么办
某大厦辖区,前面的消防通道经常有车辆穿行,路面很容易受到污染。其中一个重要的污染源,就是来自相邻大厦的垃圾清运车。它每天自东向西“潇洒走一回”,地面便留下了一条酒楼垃圾桶里残汤污水的污染带,加大了保洁工作的难度。
怎么避免或减少地面污染呢?大厦管理处起初让清运车绕道而行,但相邻大厦管理处以通行不便为由,提出反对。为了既解决问题又不伤和气,他们继而主动出面,几次邀请相邻大厦管理处和清运公司负责人磋商两全之策,最后达成一致并分头采取措施:相邻大厦管理处负责在几个铁垃圾桶的底部钻上孔,使随垃圾倒入桶内的汤水存放期间绝大部分流出;清运公司负责在垃圾车后面底部加一接水槽,让漏到垃圾车里的污水流入挂在接水槽上的塑料桶里;大厦管理处负责安排保洁人员跟踪垃圾车,发现污染物滴落及时洗刷(按理说,这也不该由大厦管理处管。但正因为让了这个步,另外两家才愿意配合。正所谓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)。这样,困扰已久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。
点评:同行是朋友,邻居胜亲人。分别由不同物业公司管理的毗连小区,平时工作要多给对方支持、多交流,有了问题要多为对方着想、多谦让。到头来,与人方便,与己方便。
二、精装巧饰--大堂张贴文书太多太乱怎么办
某大厦管理处在实施管理和服务中,常常利用文字方式,让业主住户周知有关事项。早期的习惯做法是,把通知、告示之类的东西贴在大堂门上或电梯口旁,使出出入入的人们举目可及。这样,虽然便捷,但张贴的既多又乱,有损整洁、有碍观瞻(许多大厦都是如此办理,不知是否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)。
怎样才好呢?他们做了一个改进,即用有机玻璃做个周边带有凹型槽的板块,固定在电梯口,需要发布文书时,把其插入凹型槽即可。随意张贴不规范的问题解决了,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:一是刚放进去的文书时常被个别不安分的人拽出来扔掉;二是板块内被一些从事商务活动的人塞进广告纸或广告片。结果,还是不够雅观(别看鸡毛蒜皮的小事,要解决好还真不容易)。
为此,管理处又开动脑筋,制作出可移动的不锈钢招牌架。需要时,将文书镶嵌里面,摆放在大堂门边,人们进入大堂便映入眼帘,且始终在大堂护卫员的视线内。平时,则存放在大堂值班室,随时备用。这样,就彻底杜绝了在大堂乱张贴文书的现象。
点评:只有善于不断地发现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,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管理服务水平。发现、研究、解决问题,前提是要用“心”去工作。何谓用“心”,就是要精力上十分投入,工作中善于观察,肯琢磨事,有“以更好求最好”的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。
三、变堵为疏--租户乱抛脏物怎么办
某日,某商城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巡视时,发现三楼公用洗手盆周边墙面、地面溅有不少污水,丢有不少塑料袋,并发出阵阵异味。经过观察询问,查明这些污水和塑料袋来自于三楼一间从事足底按摩的店铺。这家足底按摩店的员工认为洗手盆是公用的设施(不是自己的孩子不真疼,这是许多人不爱惜公用设施的心理动因),就随意泼洒,有时甚至远离几米,就将装有按摩用过污水的塑料袋向洗手盆泼去。
就此问题,管理处主管上门找该店老板沟通。没用多说,老板就表明态度,马上整改,保证将污水直接倒在洗手盆内,将塑料袋弃置于垃圾桶内。但以后一段时间,情况依旧未变。管理处主管于是又再次登门,找到该店老板。这次老板态度大变,质问:“你们不让我把污水倒在那里,那你说倒在哪里才对?”主管解释说“并不是不让你们往那倒,而是提醒你们往那倒的时候要注意点儿,因为环境卫生状况不好,大家都要受到影响。”老板不等主管说完就头一摇:“那我不管!”。结果,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。
此路不通,就另辟蹊径(一个好的物业管理工作者需要有百折不挠的韧劲,因为物业管理中碰钉子的事太多了,一碰钉子就打退堂鼓,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。)。管理处考虑到这家店铺内缺少排水系统确有不便,随后买来一个带盖的大塑料桶,送到店铺里。向老板提出,请他们在店内将污水与塑料袋分置塑料桶里,待收集到一定程度,再由该店员工提出来倒掉。老板开始还很不耐烦,可看到管理处态度诚恳,服务周到,真正为业主、租户办事,便转阴为晴,欣然接受了管理处的建议。当天就布置店铺员工进行整改。从此以后,该店乱倒脏物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。
点评:现在相当一部分人对物业管理公司只认可服务,不认可管理。仿佛物业公司一说管理,就是想凌驾与客户之上似的。其实管理也是服务,象处理类似事情能说不是管理吗?象类似的事情不去大胆管理行吗?当然管理可以寓于服务之中。
四、综合治理--有人乱派招贴怎么办
乱派招贴,被人戏称为城市的“牛皮癣”。这种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流行病,蔓延到大街小巷。即使是作为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的某花园,也未能幸免。
某花园管理处下大力气加以整治,力求辟出一方净土。通过加强护卫巡逻工作,很快就基本杜绝了户外乱派招贴。但在楼内乱塞乱贴搬家、装修、送餐、美容之类广告的现象,却屡禁不绝。
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楼宇内部,又何以如此呢?管理处在查处了几例之后,发现楼内广告的派发有三种情况:一是经批准入楼为住户提供服务的某些人员顺便所为;二是以探访名义上楼而实有其它意图的住户亲友乘隙所为;三是本人承做特定生意的个别住户刻意所为(全面探明原因,才好逐个对症下药)。据此采取了一系列新办法:
管为本。在每幢大厦入口处设置一广告橱窗,为有向花园住户传播信息的各界人士提供广告登载服务,变堵为疏(先提供正当渠道,再去堵歪门邪道,工作阻力就小了),进而实现对其的有序管理。
教为先。发现楼内派发广告,当即按照广告上的联系渠道,或打电话或邀人前来,指出其错误做法和应当怎样去做,敦促其依规行事(抓住其想住成生意的心理,'骗'其上门来接受教育,办法巧妙)。
治为辅。某些单位不听招呼继续乱派广告,就把其列入“黑名单”,严格限制这些单位在花园内的经营活动,直至其做出保证,并确实校正了自己的违规行为时止。
采取这些办法以后,虽说还未能完全制止住楼内乱派招贴的现象,但其频度和数量已经大为减少。
点评:解决难题一招灵的时候也有,但为数不多。因为许多难题的成因,都是相当复杂的。多数情况下,还是需要采取综合措施,才能全面加以解决。
五、以心换心--住户不愿配合清扫外天井怎么办
某大厦有八个外天井平台,均设在四层。要清扫,人员、工具以及垃圾都必须从住户的家中进出(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相当重要,如果能够在设计规划阶段就提前介入,这类缺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)。四层的一些住户对此相当反感。如何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,就成了做好清洁工作的关键所在。
清洁工廖某是这样去做工作的——
一次,小廖来到四层某座,准备清扫天井。住户家中的老太太得知来意,站在防盗门内直摇头,楞是不给开门。后来好说歹说,才应允就让他搞这一次。
小廖手脚麻利地清扫完天井后,发现住户家靠天井的两扇窗子积有很厚的灰尘,便主动向一直冷眼旁观的老太太要了条毛巾,把它擦得透明瓦亮。见老太太的表情由阴转晴,小廖趁机提出从厨房接上水管冲刷天井地坪,这回老太太答应得相当痛快。冲刷完,小廖又默默地将住户家厨房里油烟机、煤气灶以及墙壁上粘的油垢,一一擦拭干净,一直忙活了三个小时(给人家带来了不便,用免费服务予以补偿,不失为好办法)。
临出门,老太太拿出50元钱表示酬谢。小廖谢绝,并说:“以后还要经常麻烦您,请多多关照。”老太太一再嘱咐,需要清扫天井就尽管来,千万别拘束。
点评:若想做好物业管理工作,业主客户的理解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。而业主客户的理解和支持,是要通过我们的精心至诚、细致入微的服务才能赢得的。
六、不软不硬--装修工人弄脏公共场所地面不打扫怎么办
一天午夜,某小区某户业主运来不少装修材料。业主叫了该户装修工好几次,他们才下来搬运材料。业主一走,装修工头就跟护卫员商量,要等第二天再搬。由于装修材料不允许放在大堂,护卫员拒绝了他们。
装修工人只好连夜搬运,材料运完之后,他们没有清扫垃圾就想离开。当班护卫员灵机一动,称要检查他们的装修出入证,拿到装修出入证后,护卫员提出先把垃圾打扫干净,才能把证件还给他们(这样就有了制约对方的办法)。装修工头恼羞成怒,抓住了护卫员的衣服就要动手打人,护卫员冷静的对他们说:“你们要打我,想到后果了吗?我看你们还是先给业主打个电话,问他我这样处理对不对。”(业主较之装修人员了解和支持物业管理,请他们的东家出来说话,比我们说话更有分量)。装修工头想了想,有道理,把手松开后,就走到一边打电话。
或许了解该物业管理规则的业主说了好话,打完电话,装修工头老实了许多,不仅同意打扫地面,还向护卫员道了歉。护卫员看他们忙活一阵,干得差不多了,就把出入证给了他们,并说:“天也不早了,你们明天还得干活,剩下的我就帮你们打扫吧!”装修工头一听,立即拿出50元钱说:“那谢谢您,说实在的,工人们今天也太累了,50元钱虽然不多,就当作给您的劳务费吧!”当然,护卫员没有收他们的钱。
点评:纠正违反物业管理规定的行为,不能一味来软的,也不能一味动硬的。在对方迫不得已纠正时,尤其应当注意适可而止,见好就收,这样不至于结怨,便于以后的工作。
七、教管结合--有人逗留损毁绿地怎么办
某花园前原来有一片敞开式绿地。绿地上亭榭多姿,曲径通幽,池水泛光,花木含情。春、夏、秋的傍晚时分,众多住户和游客都喜欢在这里驻足小憩,装点着深南东路上这道亮丽的风景线。然而,其中也有一些不太自觉的人,随意在草地上穿行、坐卧、嬉戏,导致绿地局部草皮倒伏、植被破坏、黄土裸露,不得不反复补种和重植,成为小区管理中的一个难题,想了许多办法,都未奏效。
后来,管理处拓宽思路,采取了教、管、疏相结合的新招数:
教——加大宣传力度,提高宣传艺术。首先将警示牌由通道旁移至人们时常穿越、逗留的绿地中,同时将警示语由刺眼的“请勿践踏草地、违者罚款”更改为动心的“足下留请、春意更浓”,让人举目可及,怦然心动;
管——配足护卫力量,强调全员管理。针对午后至零时人们出入较多的特点,此间的中班护卫指定一人重点负责绿地的巡逻,同时规定管理处其他员工若发现有人践踏绿地,都要主动上前劝阻(办事有分工,管事不分家,这为高水准物业管理所必须),把绿地管理摆上重要“版面”,不留真空;
疏——营造客观情境,疏导游人流向。在只有翻越亭台才能避开绿地通行的地段,增铺平顺的人行通道,同时把绿地喷灌时间由早晨改为傍晚,保持人流密度大的时段内绿地清新湿润(说明白点,就是洒上水。洒了水,请你坐,你会去坐吗?),使人们尽享自然,而又无由无法作出石笋系马等煞风景之举。
三招并用,效果显现。之后,花园的绿地中依然游人如织,但践踏绿地的现象已经较为鲜见。草滴翠,花溢彩,树婆娑,勾勒着一片永远的春天。
点评:克服人们的劣习,不做宣传教育工作是不行的,光靠宣传教育也是不能的。既要讲道理,使之不想,又要有相关的强有力措施,使之不能、不敢。久而久之,习惯成自然。
八、因势利导--住户在楼层焚香燃纸怎么办
每逢清明、中秋等农历节日,深圳的许多人都有焚香、燃纸的习俗。住在高层住宅的往往贪图便利,就在楼层里烧来烧去。一方面缭绕的烟雾使消防警报频发,令人真假难辨、疲于应付;另一方面残存的烟垢污损墙面地砖,很难彻底清除。管理处从实际出发,采取了相应的对策,实践证明效果很好(燃纸焚香的习俗该不该取缔,这不是物业公司需要讨论的问题。物业公司应该考虑的是,如何对其加以引导,避免妨碍正常的物业管理)。
一是既加强教育引导又尊重住户焚香燃纸的习俗,指定供住户焚香燃纸的地点,防止'处处冒烟',便于统一管理。
二、逢节日提前发出告示,提醒住户自觉遵守管理处关于到指定地点焚香燃纸的规定,并派专人到现场疏导监督。
三、要求所有在楼层作业的员工主动负起责任,发现违规焚香燃纸的当即予以劝阻和制止,加大管理力度。
四、严肃查处违规焚香燃纸现象,对不听劝阻、屡禁屡犯的给予书面告诫,严重的进行处罚或提请消防主管机关处理。
点评:卤莽行事,容易闹出乱子。可以说,这里所采取的一些措施都是恰当的。在尊重的前提下加强管理,在管理的过程中注意尊重,对涉及到民俗民风问题的处理,大抵应当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