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细致入微--住户室内墙体渗水怎么办
某物业管理的个别大厦,由于埋在单元内墙中的水管内锈外腐,偶尔发生室内墙体渗水,业主住户颇有怨言,维修起来亦有一定的难度。针对这种情况,公司有关部门进行深入调查,认真总结了几个管理处的实践经验。并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治理渗水的工作程序和工艺要求——
维修人员在接到报修25分钟内到达现场,边善言安抚住户,边主动帮助其清理或移动浸水物品,消除他们心中的怨气(边消气边消灾,问题还没解决就暖了住户的心);
马上关闭室内所有用水阀门,检查水表转动与否,以确认墙体渗水是否为墙中水管破裂所致;
认定了墙中水管破裂,关闭水表前总阀,然后提出破墙换管和外走明管两种维修方案,供业主选择(给业主自主选择的余地,充分体现了尊重业主、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的精神);
按照业主认可的方案抓紧维修,破墙换管的恢复外墙原貌,外走明管的合理布线,维修后打开水阀检查有无渗漏,修好还要清理好现场,并做好24小时跟踪回访。
施行以后,渗水维修工作的反应更加快捷、服务更加周到、质量更加稳定,业主住户表示满意。
点评:我们的基层单位和广大员工在管理实践中,不断创造出一些鲜活的东西。把这些东西及时地总结和提炼出来,并上升为企业规范,我们的工作就进了一步。
二、未雨绸缪--大厦排水干管容易堵塞怎么办
某大厦有8条污水干管和16条雨水干管。这些排水干管一旦某个部位出现堵塞,就会发生室内急速返水现象,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水浸灾害。抢修起来十分费力不说,业主住户还怨声载道。
为了避免费力不讨好,管理处坚持未雨绸缪,防范于前。他们采取了相应的针对性技术措施:一是每年2月,在征得有关方面同意之后,利用消防水强力冲刷铺设在转换层的污水干管(消防水用于它用,要事先取得有关部门同意,这道手续是万万不可简化的),清除管壁沉淀的污垢;二是每年雨季之前,在做好4楼业主工作的基础上,进入室内拆开从其阳台顶部弯出室外的雨水干管疏通孔,清除弯角部位积存的锈皮和杂物。进而,保证了排水干管的常年通畅。
点评:对问题有三种处理方式:未出问题先行防范,出现问题立即解决,等问题成堆在说。人们自然都要推崇前者,因为这样最主动、最经济。但推崇不等于就能如此去做,没有预见性和责任心,知之亦难为之。
三、问计于技--地下蓄水池容易跑水怎么办
某大厦采用的是二次供水。二次供水系统中控制市政管网向地下蓄水池注水的液压阀,由于开关频繁,阀芯时常损坏。其一旦出现故障,要么注不进水,不仅水位过低使空转的水泵受损,而且影响向住户正常供水;要么注水失控,既溢水造成水资源浪费,又容易形成水浸灾害。而这种故障防不胜防,令维修人员十分头痛。
为了摆脱被动应付局面,管理处群策群力,在技改上动脑筋。他们将弃置的污水泵水位自动控制器整修一新(修旧利废,物尽其用,大有可为,它不仅有利于降低物业管理的运行成本,而且有助于培养队伍的创造精神),装进地下蓄水池,调整好超高超低水位,并通过线路分别与消防中心、维修班值班室的专门警铃连接。只要蓄水池水位稍有异常,警铃一直响个不停,手动复位后,警报才可解除(两处报警双保险)。这样,就可以使值班人员迅速、准确地发现故障所在,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内予以排除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,证明管理处的这一小计确实管了大用,它有效地避免了因地下蓄水池水位异常引起的断水、跑水现象。
点评:解决类似问题,一般的思路是指定专人负责、加大巡查密度。然而,采取了这些措施也未必能够确保万无一失,因为人总难免有打盹的时候。远不如派个不吃草料的'先生'在那儿值守可靠,省心、省力又省钱。
四、 现身说法--顶板漏水而上层住户不愿维修怎么办
治理楼房室内漏水,应当算做物业管理中最棘手的事情之一。这倒不是因为维修工作有什么难度,而是因为有关方面的关系不好协调:维修责任在上家,但对其生活并无大碍,所以往往置之不理;遭殃受害在下家,下家心急火燎,卡壳了完全归咎于管理处。
今年4月上旬,某大厦27T反映屋顶漏水,经查为28T厨房地漏渗水所致。然而,28T业主日常活动不规律,维修人员几次上门都未见到。管理处便责成大堂护卫员,发现业主回来及时通报。好不容易联系上了,该业主对维修一事又不置可否。有关人员苦口婆心讲道理,劝她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。经过三番五次的努力,终于做通了28T业主的工作,维修得以进行,27T 的漏水问题圆满解决(先是找不到,后是谈不通,但只要锲而不舍去做工作,再难的问题终归还是能够解决的)。
时隔不久,28T的屋顶也出现了漏水。原来已很长时间不在家的29T业主,最近时常回来,其厨房下水管道接口密封不严,水流量一大就渗漏到楼下。有关人员费尽周折,找到了同样行踪难觅的29T业主,其态度与28T业主初始态度无二:既不明确应承,又不当面拒绝。费尽口舌,总算商定下上门维修的有关事宜。谁料到了约定时间,又找不到他的踪影。这样,约好了今天,又推到明天,一直拖了一个多星期。
万般无奈,管理处抓住时机,约请28T 业主到29T家中现身说法,用自己态度转变过程说明邻里间要相互体谅、相互关照,使之回心转意。由于工作量较大而该业主在家歇息时间有限,维修人员慨允其要求,分两次施工:马上先行堵漏,择时再修复堵漏损坏的地面。难题迎刃而解了。
点评:涉及邻里之间的有些工作,完全由我们物业管理者出面去做,可能事倍功半。如果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,让他们自己沟通一下,情况就大不同了。“远亲不如近邻”吗,相信绝大多数近邻还是能够互谅互让的。